检索

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

 

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感染性疾病的困境

 

 

感染性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,也是儿童死亡排在第一位的原因,是当之无愧的人类头号杀手。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,因病去世的人群中,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死因占到了四分之一,每年有1300万儿童死于感染性疾病。在中国,一半以上的疾病为感染性疾病,绝大多数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患者,最后是死于感染,而非疾病本身。

 

感染性疾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导致感染的病原微生物,很难鉴定出来,或是以传统的检验手段根本检测不出来,从而无法对症下药。快速高效明确病原的检测方法是临床感染疾病得到有效诊治的前提,传统微生物检测由于时间长、阳性率低、检测目标单一,大大限制了感染疾病的诊治。

 

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背景介绍

 

宏基因组学的概念,最初是在1998年由威斯康辛大学植物病理学部门的Jo Handelsman等人提出,旨在将某一特定环境中的群体基因组总和,作为单个基因组来分析。后来,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Kevin Chen和Lior Pachter将宏基因组定义为“应用现代基因组学的技术直接研究自然状态下的微生物的有机群落,而不需要在实验室中分离单一的菌株”的科学[1]。由于样本量的巨大,而限于早期测序技术低通量、高成本的缺陷,大规模的测序并不现实,这就大大限制了宏基因组学的普遍应用。

进入21世纪以来,测序速度、通量和成本大大降低,原本3年才能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测序,现在只需要1周就能完成,成本也缩小到几千元。宏基因组学的思想概念,借助高通量二代测序,即是“基于宏基因组新一代测序技术(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,mNGS)不依赖于传统的微生物培养,直接对临床样本中的核酸进行高通量测序,然后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,根据比对到的序列信息来判断样本包含的病原微生物种类,能够快速、客观地检测临床样本中的较多病原微生物(包括病毒、细菌、真菌、寄生虫),且无需特异性扩增,尤其适用于急危重症和疑难感染的诊断[2]。”

 

病原微基生物宏因组二代测序

和传统检测方法的比较

 

传统的感染性疾病原微生物鉴定方法的主要思路为,先假设、后试验、再验证。可以鉴定的微生物种类有限,而不依赖假设的mNGS方法则具有检测所有种类微生物的潜力。

二代测序(NGS,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)又叫高通量测序,或者大规模平行测序,是21世纪以来兴起的高新技术,这项技术使得同时独立的测序数百万的DNA片段成为可能,并且成本比起一代测序大幅降低。NGS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学检测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,可以无差别的检测患者样本中的病原微生物的mNGS技术就是其中之一。mNGS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的比较见下表[3]

 

 

注: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和传统检测方法的比较

 

 

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临床应用的曙光

 

2014年,新英格兰医学报报道了一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临床案例。一个患有联合免疫缺陷的14岁男孩,2013年旅行归来后因脑膜炎两度入院,并在8个月内反复发热。

 

 

住院期间,6周内医生给病人做了磁共振、免疫组化、病理检查、电子成像以及38项病原微生物检查,检测结果都没有明显异常,而无法确诊病因。其后5种抗生素先后联合使用,但病人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,一度陷入昏迷状态。在和病人的父母商定后,研究人员取患者的脑脊液进行mNGS检测。48小时候检测结果出具,结果表明,患者很可能感染的是一种罕见的钩端螺旋体致病菌,随后针对性的使用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治疗,32天后患者痊愈出院。后来研究团队确认,这是一种尚未报道过的病原微生物。该病例报道是mNGS在临床检测的首次成功应用,迅速开启了mNGS临床转化的大门[4]

 

 

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展望

 

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虽然功能强大,却也有明显缺点,但这并不妨碍mNGS在为临床诊断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路上继续前行。我们相信会有一天,mNGS会以亲民的价格,走近千万家,为病人提供个性化、高质量的医疗服务,并在流行病的诊断、检测和跟踪新疾病爆发方面发挥关键作用,挽救生命,提高医疗质量,降低成本。

 

 

信息来源

[1]. Itai Sharon and Jillian F. Banfi eld. Genomes from Metagenomics. Science, 2013, 342: 1057-1058.
[2].童朝阳. 宏基因组分析和诊断技术在急危重症感染应用的专家共识. 中华急诊医学杂志, 2019, 28:151-155.
[3]. Wei Gu et al. Clinical Metagenomic Next-Generation Sequencing for Pathogen DetectionAnnu. Rev. Pathol. Mech. Dis. 2019. 14:317–36.
[4]. Michael R. Wilson et al. Actionable Diagnosis of Neuroleptospirosis by Next-Generation Sequencing. N Engl J Med, 2014, 370:2408-17.

 

 

 
上一篇:助力“火神” 阻击疫情,急需防护设备
下一篇:【行业动态】预警!武汉出现不明肺炎!
x
在线客服
微信公众号 TOP